浅谈温差发电 (只有中文版本)
炎夏将至,很多人都蜂拥至沙滩,把自己浸在水中以降温。太阳光照射于海水表面上,虽然会把海水加热令其温度上升,但其实阳光未能到达深层海域,其温度与海水表面存有巨大温差,因此人们都觉得浮游在海水中有消暑作用。这也造就了科学家研究海洋温差以发电的可行性。早于1926年,法国科学家Georges Claude完成全世界首个海洋温差发电的公开实验,正式昭告温差发电为其中一种可行的发电方式,亦引起后人对海洋温差发电的注意。
海洋温差发电技术通过收集温度较高的海水,注入热交换机令装置内的低沸点液体沸腾为蒸气,从而推动发电机发电。海洋温差发电稳定,每天不分昼夜源源不绝地生产电力,估计所产生的能量甚至超出潮汐能,海浪能以及风能的生产总和,故能创造庞大的经济利润。
不过,香港平均水深只有20至30米,或未符合海水温差要求,所以目前仍未能大规模应用该技术。尽管受环境因素限制,头脑灵活的香港人总是能异想天开,寻求发展温差发电的新出路。 2020年香港大学团队成功研发直接热充电电池(DTCC),利用温度循环技术通过温差方式把低温废热转化为能量并储存于电池中,预料可为小型电子产品提供动力。随着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相继面世,电池需求亦会随之上升,温差发电电池或因此受惠,预料产品将受市场追捧。
时至今日,温差发电已不再局限于透过海水温差换取动力,科技的进步让不同环境下产生的温差可进一步转化为能量。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专家们绞尽脑汁提出一切可行的发电方式,已有学者正进行犹如科幻电影情节般的人体温差发电研究,无孔不入地制造电力。随着各界投放更多资源发展温差发电技术,可望为行业整体营运增添成长空间
原文载于AM730 <<金山碳方>>专栏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7%BA%E8%AB%
87%E6%BA%AB%E5%B7%AE%E7%99%BC%E9%9B%BB/383331